琳琅满目的饰品、种类不一的小吃、新鲜的瓜果蔬菜……随着天空渐渐变黑,新区中央公园几十个摊位灯火通明,成为附近居民休闲消食的好去处。
这里的商贩,既有本地居民,也有来铜川打拼的外地人?!跋攘妨诽?,有机会再找门面房?!币晃宦舫疵娴男』锼?。笔者留意到,除了规范摆卖区域,保持卫生外,相关部门对这里的“夜经济”松绑有度,并无过多干涉。
小摊、小店是商业的“毛细血管”,也是连接千行百业、服务千家万户的“神经末梢”。随处可见的小摊、小店,往往能激发居民更强的消费欲。消费欲的增强就是购买力的输出,购买量的增加自然就会让商贩腰包变鼓,消费活力便会随着良性循环逐步增强。小买卖既是市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也承载着无数人的生计。如何对待小商小贩,体现着城市的温度和治理水平。
有的城市管理者对小商小贩不屑一顾,认为地摊、夜市是“无序”“低端”“麻烦”的来源,试图一禁了之。殊不知,城市之大,既需要写字楼里的光鲜衣着、咖啡雅座,也需要背街小巷的炒面炒米、炸串夹馍。包容开放,恰恰是城市魅力的体现。
尊重、善待每一位为生活打拼、积极向上的小商小贩,不仅点燃了城市的“烟火气”,更能提供居民赖以谋生的阵地,点亮了更多创业、从业人员的奋斗心。因此,对于这些辛勤劳动者而言,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和理解他们所面临的困境,并提供适当的支持与帮助。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和制度来?;に堑暮戏ㄈㄒ?,并提供培训、资金扶持等方面的支持。同时,社会各界也可以通过购买流动小商小贩的商品、宣传推广等方式来支持他们。
当然,尊重小商小贩,并不意味着一放了之,有的放矢、堵疏结合、规范引导,在不影响交通、确保卫生安全等前提下加强服务,让各类经营主体能够公平共享发展机遇,发展便会更有温度,幸福也会更有质感,助推“夜经济”高质量发展。
(信息来源:铜川日报)